11/23/2013

最女人 - 香港教育死路一條 - 王迪詩

最女人 - 香港教育死路一條
2013-11-23
王迪詩 頭條日報
           
我最怕跟一大班同事食lunch,那班阿媽圍起來談的都是湊仔經,我聽着幾乎都要悶死!但長年跟師奶們太疏離,又好像顯得我Daisy曲高和寡,睇人唔起,而且師奶最八卦,偶爾還得從她們那裏收收風,所以我每年還是會跟大夥兒吃午飯數次。

        那天一班同事去飲茶,Catherine才剛坐下便滔滔不絕地訴說兒子的入學記。「我不過報了六間幼稚園罷了,在我認識的朋友中已是最少,但個衰仔居然扭計唔肯去面試!」

        我低頭默默喝茶,心都寒。做人真有必要這麼辛苦嗎?怪不得早前新聞說有個孩子五歲就有抑鬱症。Jesus,幾時才捱到四十歲?才三歲就要去六間幼稚園面試,唉……不,痛苦的人生其實由未夠一歲已經開始。十個月大就報playgroup,play甚麼?鬥快爬,以刺激嬰兒的競爭心。

        Vivian說:「我個女讀playgroup,導師說我個女是資優!」

        「十個月就知道是資優?導師怎發現的?」我很好奇。

        「導師說,我們發現你的女兒在鬥快爬的時候,對爬得慢的嬰兒陰笑,那顯示她看不起那些比她能力低的孩子,而這是遠遠超越她年齡的心態。」

        Okay,十個月大已經成熟到識得陰笑,而這被表揚為「資優」,這個世界是否瘋了!

        沒有一秒享受人生

        「那一定要入playgroup嗎?」我天真地問。

        「一定要!」在場四個阿媽同時搶答。Vivian解釋:「不入playgroup就考不進名牌幼稚園,入不到名牌幼稚園就考不進名牌小學,讀不到名牌小學就考不進名牌中學,接着是名牌大學……」

        之後呢?不用問都知道畢業後做investmentbanker,搵大錢,三十歲退休。那三十歲後做甚麼?等死。死之前從來沒有一秒鐘享受過人生。

        我向來頂唔順香港人同仔女講英文。聽着他們那些港式發音,你自己不覺得難受,我也替你的孩子難堪。孩子從小聽父母的港式英文,以後再也無法改正過來。好心啦,何必剝奪子女學習純正英語的權利?

        Pauline的女兒三歲,學普通話、英語和法語。「趁女兒還小,有時間就盡量學多幾種語言,她升了小學後功課多就沒那種閒暇了。」

        不知自己在講甚麼

        我又低頭喝茶,同時想起早前新聞報道有父母讓兒子從兩歲開始學日文、英文和普通話,結果他五歲仍講不出一句完整句子,最終要接受語言治療。那當然,因為這孩子基本上不知自己在講甚麼。到底兩歲為甚麼要識日文?

http://easss.com/books

        「其實我本來也不是太緊張,我也希望讓孩子自由發展,但當我看見身邊所有朋友全都為子女鋪路,我擔心自己個女唔學就會好蝕底!」Pauline說。

        又是怕蝕底的典型香港人心理。結果孩子像倒模一樣大量生產出來的機器,沒個性、沒主見,拚命死記背誦,腦部在幼年已開始退化,也不敢創新突破。他們會講英文和普通話,卻十幾歲洗衫不知要落洗衣粉,因為那是菲傭的工作。是的,也許這些孩子長大後能賺錢,但他們卻是那麼平庸,甚至在某些方面有點弱能,人生沒有甚麼真正痛快精采的事。

        這些父母以為自己好醒,其實愚不可及,他們親手奪走了孩子與生俱來最寶貴的東西──想像力和創造力。為了讓孩子愉快學習,台灣正提倡立例規定未滿六歲的幼兒,只能上有助於幼兒身體律動、藝術才能學習的課程,禁止英語、作文、珠心算、圍棋、大腦開發等強調記憶背誦或嚴謹思考的課程。德國也有類似的做法,孩子在六歲前不能學習任何學術性的知識,因為那會局限他們的心智發展,變成只懂因循模仿,失去創造力。香港走的不正正是相反的死路一條?

11/22/2013

請支持「在家教育」成為每個國家的合法教育選擇,並成為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權利

連署:請支持「在家教育」成為每個國家的合法教育選擇,並成為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權利。
http://q.gs/55slG

連署訴求:
我們的主旨

2012年11月3日,第一屆「全球在家教育會議」在德國柏林舉行,與會的24國100多位代表簽署「柏林宣言」,提醒所有國家,許多國際條約和宣言皆承認父母和家庭在教育及養育兒童上有必要且不可替代的基本角色,此角色應為各國政府尊重和保護的自然權利。

我們的訴求

譴責部分國家以過度或強制罰款、威脅父母監護權,及執行刑事制裁之方式,禁止實施在家教育的政策。

敦促國際社會所有成員採取具體步驟,在其法律、政策、民事及刑事程序上保障家長擁有自然且基本之權利,得決定教育和撫養自己孩子的方向,包括選擇在家教育在內的教育種類。

鼓勵各國參考越來越多有關在家教育的相關研究,並採取相關步驟審查其法律,政策和程序,使所有家長皆有機會參與在家教育。

敦促人權組織、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選任和受任之政府官員及公民,擴大尊重父母選擇孩子接受之教育方式(包括在家教育)的基本權利。

要求全球在家教育的社群採取積極步驟向其政府轉達這項決議,並採取一切必要步驟以認可實施在家教育之家庭的權利為一不可減損的基本人權,且不論其選擇在家教育的動機或方法為何。

承諾支持自由、多樣性和多元化的教育,透過正式及非正式的協調,讓在家教育成為每個國家的合法教育選擇,並成為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權利。

11/06/2013

自家教育 Links

自家教育書籍
http://homeschoolhk.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9167.html

自家教育 FAQ

9/16/2012
http://bit.ly/16yhfOm

Homeschool Resources 


So Many Exams to Choose From

http://q.gs/2uiLT

Education Forum Geoexpat

http://q.gs/4hrN2

Hong Kong Schools Forum

http://q.gs/20O02

內地生來香港考 DSE SAT 鋪路海外升學

內地生港考DSE 鋪路海外升學
經濟日報
11/07/2013

【經濟日報專訊】內地生對港教育趨之若鶩,來港爭相報考公開試及國際試。
考評局指今年逾百內地生來港報考中學文憑試(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DSE)。來港應考美國升學必備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試之內地生,一年間飈升4成。
有升學專家指出,內地有「香港通識班」協助應考,由於考DSE赴笈海外大學的成功率、比內地高考還高,故吸引內地生報考。考評局則強調,不會在內地開設DSE試場。

面對本港學生人數減少,未來數年應考公開試的適齡學生將逐年減少數千人,2014年較今年少4,800人、2015年更加減少逾7,100人;至2016/17年度,預計只有6萬多名文憑試考生(見表)。
考評局主席陳仲尼料,未來文憑試運作有機會出現虧損,須由其他考評服務收入補貼。據局方提供的數字,文憑試2014至2017年的預計虧損,平均每年約達數千萬元。

http://digcan.com/edu/math

SAT內地生增4成 成收入來源
但原來,內地考生或成另一收入來源,其中到美國升學必考的SAT考試近年甚受內地生歡迎,局方每年舉行多達6次SAT考試,最高峰一次可多達1萬名考生湧港應試,2012年的內地考生數目更較2011年大升4成。

除國際試,開辦僅兩年的DSE,原來已開始受內地學生青睞。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透露,過往有數十名內地生來港應考高級程度會考,但今年DSE有逾100名內地生來港應試,主要考數理科,但局方並沒有分析有關考生的成績。

據悉,考評局到內地包括北京及廣州等地,處理港生到當地升學事宜的同時,亦有向內地學校介紹DSE課程及其認受性。
但考評局署理總監——公開考試李王鍏指出,內地生應考DSE有一定難度及限制,因他們未有修讀本港DSE課程,多只能報考數理科,又強調局方不會在內地設DSE試場。

通識班助應考 惡補「香港事」
熟悉中港兩地升學的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港澳地區對外辦公室主任李炏烜指出,近年有個別內地生藉應考中學文憑試接駁海外升學,首選美國,其次英國、歐洲及澳洲等地。他續指,內地考生會同樣應考4個核心科目。

雖未有涉獵本地高中課程,但李稱,本港公開試範圍闊但較易,內地考試範圍少但較深,加上他們在數學及中文的能力較港生理想,絕對有能力應考DSE。至於通識科因應考內容為「香港事」,內地生較難理解,但內地近年亦已有通識科補習班出現。

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港澳台對外事務辦公室主任李炏烜指,近年有內地生藉應考DSE接駁海外升學,首選美國。
DSE開辦兩年,應考的內地生數目增加,但考評局強調,局方不會在內地設DSE試場。
未來10年適齡應考DSE學生人數

10/13/2013

國際自學會議圓滿落幕 --- 香港

在下午來自香港的自學家長張惠侶女士表示香港可能是亞洲對自學家庭最嚴峻的地區。雖然香港《基本法》第137條規定「學生享有選擇院校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求學的自由」,但香港政府對於違反「入學令」的家長得處以港幣一萬元的罰鍰以及三個月的刑期。

過去香港媒體對於自學家庭的報導多半是以處理社會新聞的方式來大幅負面報導。但從去年開始,張女士一家人及其他香港的自學家庭得到越來越多的正面報導。

香港教育局也在上個月派專人去新加坡請益有關在家自學的法規與政策。越來越多的香港自學家長選擇向教育局提出正式的書面申請,並期待香港教育局能依法以書面的方式回覆家長。
http://goo.gl/NEcE5p

10/12/2013

[街談]在家上學也難包治百病

[街談]在家上學也難包治百病 
北京新浪網 (2013-10-08 ) 

  為了逃避體制內學校的重複枯燥,以及激烈的升學壓力,廣州有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自己教孩子。廣州的「在家上學聯盟」現已有400多名成員,有家長坦言,只因不希望子女重複灌輸模式,避免過早的競爭抹殺了孩子純真的天性,只好去摸索一條能保護孩子天性的教育之路(昨日《南方都市報》)。

  說是「聯盟」,其實並無「聯盟」之規整嚴密,也可以說,這隻是家長們為探索體制外教育之路而自發組織的鬆散「聊天群」。據報導,「在家上學聯盟」成員的嘗試各有不同,有的在孩子上了一段幼兒園或小學后就堅決接回家裡自己教,但大多數家長只是觀望,真正實施「在家上學」的約佔1/10。很多家長是既想在體制學校里不落後於他人,又想在「在家上學聯盟」中吸取精華,讓孩子更快地超越他人。

http://easss.com/edu/home

  實際上,要想在家自己教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兒,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間上不允許,即便兩公婆一個在外掙錢,一個在家教孩子,讓孩子上「現代私塾」,也得有閑又有錢才負擔得起。

而現代學校教育模式之建立,一方面與教育的專業化有關,教書育人被認為不是人人能夠勝任的工作,做教師需要經過培訓和特定資格之認證;另一方面,知識和學科分工日益精細,一位老師不可能教授所有科目。而學校則滿足了這兩方面條件,家長送孩子上學,實際上是向「專業化」教育求助。

  在家上學,說明家長反感目前學校教育過於模式化,老師難以做到「因材施教」,自己教孩子,可以針對個人特點發展其特長興趣,讓孩子壓力小點,童年過得輕鬆點,但要說「現代私塾」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藥,我不敢輕易苟同。

首先,從目前媒體揭示的細節來看,家長教授的「科目」大多是人文方面的內容,聚焦于陶冶情操,比如誦讀經典、琴棋書畫,甚至「食療養生」。課程安排、教學內容在多大程度上為家長自己的眼光甚至陳見所局限,不是說不需要批判和反省的。

  另一方面,學前教育,讓孩子小學階段甚至中學階段在家完成學業,如何與未來的大學教育銜接,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長遠的考慮。學齡階段的未成年人在各個時期學什麼、怎麼學,各種知識體系如何安排銜接,都需要長期教學經驗的積累,還有對於未成年人學習心理的觀察揣摩。而家長自己教孩子,可能是許多人的「第一次」,且是邊學邊教,如何讓孩子不至於因「實驗品」而成為「犧牲品」,也是一個問題。

  家長對學校教育不認同,很多時候,是對急功近利、膚淺浮躁的社會價值觀不認同的一種間接反映。但否定浮躁的社會價值觀,進而否定學校教育的短處,不等於可以否認教育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在家上學和學校教育各有長處,關鍵是,即便是在家上學,教育部門也應建立一種機制,讓「現代私塾」這樣的邊緣教學模式保持其開放性——— 必須接受督導,有專家定期提供建議,而不至於成為神秘而排他的中產家庭獨門秘方。 □獸獸

  (原標題:[街談]在家上學也難包治百病)

蘇少鑫:“在家上學”合理合法

蘇少鑫:“在家上學”合理合法
時代周報 2013年10月10日 
蘇少鑫

日前,廣州“在家上學聯盟”引發輿論關注,不過,仔細看看數據:“其QQ群成員僅僅有400多名,真正付諸行動的只有10%。”不免讓人疑惑,事件引發的討論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

恰在日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報告顯示,國內約有1.8萬學生沒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選擇了“在家上學”。而對比美國,數據顯示,“在家上學”已經成為美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一種教育形式。共有200萬個家庭選擇在家上學。

作為個人乃至社會自救的表現形式,現代私塾能否在個體意義上解決目前國內教育存在的弊病?有此前更出名的上海孟母堂的前車之鑒,自然很難令人感到樂觀:2006年孟母堂因沒國家認可辦學資質、違規教育收費、家長違反《義務教育法》規定未把適齡兒童送入國家批准的教育機構接受義務教育被叫停時,輿論似乎無話可說。畢竟,一旦被冠以“違法”之名,等待他們的,惟有被關停一途。不知道廣州“在家上學聯盟”,是否也會有同樣命運。

可實際上,私塾教育真的違法嗎?在這裡,需要提醒,如果我們承認公民有信仰、言論和結社自由的話,就必須明白,辦學是結社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看,公民結社辦學是憲法權利。

而且,中國早就簽署並批准了《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該公約宣布:“本公約締約國各國承諾尊重父母和適當法定監護人的下列自由:他們可以為他們的孩子選擇符合國家規定或批准最低教育標准的非公立學校,並保證自己的孩子獲得符合他們信仰的宗教和道德教育。

在這裡,最低教育標准包含兩個方面:不能對學生造成直接傷害(比如提供安全的上課環境、不能打罵學生等);提供一定質量的教育,使學生獲得正常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袁征,《中國教育問題的哲學思考》,2009年)。

http://easss.com/edu/home

也就是說,只要孟母堂、在家上學等,達到了這個“最低教育標准”,教育行政當局就沒有理由叫停它們。你真以為那些根本就與孩子毫不相關的教育行政部門,會比只生一個孩子、有能力不工作在家專門教育孩子的學生家長更關心孩子的未來?

當然,也有人會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所規定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適齡兒童是否平等接受了義務教育,現實中肆行的“擇校費”、“捐資助學”,就是最好的明證。為了實現締約國人民的受教育權,《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確實要求:“初等教育應屬強制性質,使所有人都能普遍獲得”。顯然,國家有保證適齡兒童教育權實現的義務,而家長也有讓孩子去接受教育的義務,但是,家長並沒有將孩子送到國家指定的教育機構的義務適齡兒童既然可以到達到最低教育標准的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接受教育,就沒有理由不能去孟母堂或者在家接受教育。

所以說,必須明確,受教育是公民權,它絕對不是公民對政府的義務,法律及教育行政當局需做的是,履行監督職能保證讓孩子接受到最低標准以上的教育,至於結果如何,要相信家長及社會,會作出理性的選擇。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蘇少鑫 】

錢桂林:“在家上學聯盟”,現代教育的莫大諷刺

錢桂林:“在家上學聯盟”,現代教育的莫大諷刺
2013-10-07
來源:時評界 

  周一到周五,在廣州白雲區同德公園裡,一對母女坐在公園一角,小聲地朗讀,從9點到11點半,每天兩個半小時,內容以語文、數學和英語為主,大自然就是她們的天然課堂———這是廣州“在家上學”中的一員。為逃避體制內學校的重復枯燥及激烈的升學壓力,廣州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自己教孩子。目前,廣州“在家上學聯盟”Q Q群已有成員400多名。(10月7日南方都市報)

  廣州部分家長建起了“在家上學聯盟”,家長自己當起了孩子的老師。其實,這一“現代私塾”並非廣州獨有,在我國不少地方已經出現。日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引發社會關注,國內約有1.8萬學生沒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選擇了“在家上學”!調查顯示,這批“在家上學”的學生中超過六成為4-10歲的低齡兒童。

  “在家上學”效果到底咋樣?現在還很難說,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童話作家鄭淵潔,自編童話教材,教出了一個成功的兒子鄭亞旗。

http://easss.com/edu/home

  家長為何會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這個問題很值得探究。一者源於家長對孩子熱切的期望。他們期望孩子有優良的學習成績,尤其是有自由發展的天性。應該說,這部分家長的教育理念是正確的。事實上,不少家長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只希望孩子考上重點,於是便配合學校對孩子大搞應試教育,孩子平時難得輕松一下,即便是節假日,也會為了這個培訓班那個輔導班而疲於奔命。選擇“在家上學”的家長,其難能可貴之處是注重保護和發展孩子的天性,這成了選擇“現代私塾”之首位理由。二者源於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失望。調查顯示,家長讓孩子“逃離”學校的原因多為“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學校磨掉了孩子個性的棱角,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所培養的只是考試的機器,致使孩子暮氣沉沉,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

  部分家長不相信學校教育,這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改革開放的中國,取得許多驕人的成果,就拿經濟體制改革來講,讓我國這麼多年持續高位走強,引起世界側目。時評界評論,轉載請注明。為何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還是霧靄重重難見光明?不少學校掛著素質教育的“羊頭”,賣著應試教育的“狗肉”,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更苦,可以講,學校成了生長黃連的農場。如此教育現狀,難怪會引起學生家長的不滿。

  家長不得不專職當“私塾先生”,這是對基礎教育的諷刺與憤懣。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沒有讓人放心的基礎教育,民眾何來幸福感?華夏何來中國夢?我國的基礎教育越發讓人不放心,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都應從中反思——不擺脫“千人一面”的教學方式,不突破應試教育的圍城,教育將會成為眾矢之的,成為和諧社會的絆腳石。

  作者:錢桂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9/03/2013

台灣苗栗縣大安溪畔 年少無資 港學生登「台山」織夢

年少無資 港學生登「台山」織夢
9/04/2013 Metro

位於台灣苗栗縣大安溪畔的象鼻部落,原住民泰雅族的女人正在編織傳統彩布。坐在她們中間是一個二十出頭的男生,這是多不尋常──因為泰雅族的布藝是傳女不傳男的。而更叫人驚訝的是,這個男生,非原住民,亦非台灣人,他的名字叫張城,大家叫他阿豆。他,是一個香港高中生。 文:林綸詩 圖:香港電台 

阿豆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唸高中入學時已表明不想考會考。對他來說,大學不是必經之路或目標──他腦中只有手工藝──完成高中後,毅然跑到台灣追尋自己的方向。

阿豆在農場打工換宿,花了半年時間,才找到象鼻山的野桐工坊,並正式拜尤瑪‧達陸為師,學習泰雅族傳統編織。他給自己三年時間,學好這個傳統藝術。

「傳統上泰雅族織布是傳女不傳男的,更遑論傳給外人。但眼見我們族人愈來愈少人有興趣和恆心去學習,我也無法拒絕阿豆這位有熱誠的年輕人了。」尤瑪‧達陸老師這樣說。她是泰雅人,自己也出走部落很多年,有一天,赫然發覺自己族群的服飾文化精髓正逐漸消失,毅然放棄收入穩定、福利好的公務員生活,回到部落,希望拯救並保存這一切。現在她帶領的野桐工坊,成立目的亦是如此。

工坊的織女都是泰雅人,阿豆跟隨他們學着用現代織機織出傳統圖紋。傳統泰雅腰織機操作複雜,織布時人跟織機要綁在一起,用腿撐住織布箱,還要配合身體和腿部的律動。只要開始了織布,就要數小時坐着不動,族群內願意學習操作這種古老織機的人亦愈來愈少。基於族群禁忌,年輕的阿豆只能靜靜地坐在後面,遠觀老人家用傳統腰織機織布。

女不會織布 難有人追求
在部落,阿豆學到的不只是編織技術,泰雅族的整個傳統和文化,更深深印在他的腦海。布藝,是他們最核心的文化傳承。泰雅族傳統社會分工,男狩獵,女織布,不會織布的女子在部落裏是沒有人追求的。「從前的新娘要織自己的嫁衣,她們會用幾年時間去編織,最短的都用了六年。」布上織紋,是泰雅族的共通語言:山形紋代表路徑、杵臼與小米代表收成豐足……這些都如密碼,與泰雅族人的生活緊緊扣在一起。可惜年久失傳後,懂得解讀背後意義的人已愈來愈少。

工坊的織女都是阿豆的老師。他們讓阿豆從原材料開始去認識織布:種植苧麻,用其作線;就地取材以竹作為工具,刮取苧麻纖維;山上挖薯榔,用來染線染布。「從前以為從零開始,就是拿一些線,織布造衫。殊不知是由物料作起點,一切也是自己一手一腳創造出來……就算是剩下來的布碎,我們也不會丟掉……。」阿豆細數着。

對阿豆來說,他不單真心想掌握這些知識,更希望協助傳揚開去。「受他們的感染,我希望自己能把泰雅人的這些工藝和知識保存下來。」這是學藝以外,一個如他夢想同樣堅定的使命。在這兒,時間都是用來織布的。

與世界接軌的時裝展
阿豆希望與他們一起,把泰雅族的布藝,傳到全台灣,甚至世界舞台。「我們和一機構合作了『泰雅服裝創新發表計劃』,為期五年。」這個企劃踏入第三年,每年都辦一個時裝展,抓取泰雅傳統編織的元素,以時尚服裝展現人前。這是尤瑪老師的最大心血。

http://easss.com/fashion

時裝展結合傳統及現代的元素,亦拉近泰雅人和 外間世界的聯繫。尤瑪老師說這個「騷」對她的意義極大。「這個匯演是給年輕人看,希望他們對自己的民族,以至對自己民族走向時代都會感到驕傲。年輕人的這些感悟,都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而其中一個受啟發的年輕人,就是阿豆。「我喜歡用手的感覺,用手創造。」他說的時候,用的是廣東話,卻已猶如一個泰雅族人。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人文風景》第九集「在山上編織少年夢」將於9月8日(星期日)晚上7時,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 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8/24/2013

在家上學 香港14歲印度裔男童 Arjun Singh 被英國大學錄取

在家上學 香港14歲印度裔男童被英國大學錄取
2013年08月20日
香港明報
中國新聞網 


在家上學香港14歲印度裔男童被英國大學錄取
男童和他的媽媽。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現年14歲的印度裔資優男童 Arjun 過去4年從未踏足校門,只憑母親及3名補習老師在家授課,他今年于英國高考(GCE AL)中考獲1A*2A佳績,分別獲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及愛丁堡大學物理系取錄。他亦有申請入讀港大物理系,但暫未有回復。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Arjun Singh智商129,雖然屬資優生,但他早前就讀的地利亞加拿大學校不允許他“跳級”,所以他最終退學;他的母親 Singh Anita Guruprit 向教育局申請在家教育兒子被拒,當局曾轉介3所學校給男童入讀,但都不成事。Arjun之後加入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參加學苑的課程及活動。


  該男童的母親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在印度曾任大學教授,由2009年開始她負責教授兒子英文及數學,很快兒子就超越母親水準。其母之後為兒子聘請3名補習老師,分別教授物理、數學及化學。


不夠1年,男童即以12歲之齡報考英國會考(IGCSE)並考獲4A1B佳績。到去年8月,該男童再次越級挑戰報考英國高考,他以10個月時間讀畢兩年的GCEAL課程,最後考獲1A*2A佳績,當中物理科奪A*,而數學及附加數學則奪A。


  聘補習老師教數理化

  該男童已通過非聯招報讀港大,本週內應有結果。他說暫時傾向選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因課程較專門及集中,但他指學生簽證的最低年齡限制是16歲,故未知能否獲批。

  4年來未曾踏足學校的男童Arjun,指在家中讀書更有趣,“在學校讀書很悶,因為教的東西太簡單”,他指在家中學習時,補習老師能按他的程度教授,比在學校更有挑戰性。他笑稱在家學習的唯一壞處是不能申請學生八達通,乘車時要付成人車資。


  仍等港大物理系回音

  其中一名補習老師李世勇說,男童Arjun求知欲很強,曾試過一日內打30個電話問功課。

  他稱,男童Arjun初時耐性不好,而且過分自信,李遂于教學時故意遺漏部分內容,令Arjun不懂如何做練習,讓他受挫折,當作磨練性格。


母感愛兒受歧視 曾投訴教局
2013年8月20日

【明報專訊】Arjun Singh雖然是資優,但其母Anita感到愛兒受種族歧視。09年Arjun讀小五時不獲校方批准跳級,其母遂替兒子退學,其後雖獲教育局多次轉介入讀其他學校都沒成事。Anita於2011年向平機會投訴,質疑教育局因兒子是少數族裔而未有全力協助。Anita昨說過去不斷與平機會書信往來,一直未有結果,為專心兒子學業,決定不再糾纏。

涉撞人被捕 控警歧視

2011年,Arjun又因被指在地鐵站內撞到一名女子的手臂,在對方報警後遭拘捕,被扣查逾5小時。

事後律政司認為報案女子行為不恰當,決定撤銷對Arjun的指控。Anita仍不忿,其後她代表兒子入稟控告警務處長及警員種族歧視,成為首宗警務處被民事控告違反《種族歧視條例》的案件。

促警道歉 案件未了

兩年後的今天,事件仍未解決。Anita說,警方之後曾提出以補償金取代道歉,但一家拒絕,她說道歉比一切重要,事件現由律師處理。本報昨就此向警方查詢,但至截稿前仍未有回覆。

中國大陸約有1.8萬學生在家上學

1.8萬學生在家上學
過半家庭不認同學校教育理念
北京晨報網   
2013年8月25日

  如今,在中國大陸約有1.8萬學生“叛逃”學校,選擇“在家上學”,多數家庭主要由母親負責孩子的在家學習。昨天,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分析我國“在家上學”的發展現狀。調查顯示,在家上學的孩子主要處於小學階段,大多數家庭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過半家庭月收入1萬元以下。

  “叛逃”多與學校有關

  “在家上學”是一種以家庭為主要教育場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師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昨天,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家庭選擇在家上學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54.19%)、“學校教學進度過慢”(9.50%)、“孩子在學校沒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厭倦學校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可以看出,其中有四項都與學校有著密切關系。

https://www.facebook.com/homeschool1

  被調查家庭中,62.01%在家上學的孩子曾經在傳統學校學習,後來從傳統學校中轉了出來,而37.99%的孩子則一直在家上學。多數孩子是在幼兒園小班到一年級之間開始不在傳統學校上學的,占51.23%。

  年齡集中在小學階段

  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在家上學人數最多的前三個省市依次是廣東、浙江和北京,均位於東部。教育專家分析稱,這與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水平高、社會公眾教育觀念更開放有關。

  另外,在家上學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於女孩。多數孩子的年齡在4至10歲之間(60.42%),其中6歲的孩子最多,17歲的孩子最少。可見,在家上學的孩子主要處於小學階段,較少處於初高中階段。教育專家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考、高考仍是我國家長不得不面對的、難以逾越的“坎兒”。

  此外,調查顯示,多數在家上學的孩子喜歡該學習方式,其中43.02%的孩子表示非常喜歡,38.55%的孩子比較喜歡。家長則認為在家上學的孩子,其各方面能力都處於中上水平。對於很多幼兒園及義務教育階段後的孩子來說,多數家長選擇“繼續在家上學”,而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出國留學”的家長最多。

  家長多具有高學歷

  實施在家上學的被調查家庭中,45.81%的家庭主要由母親負責孩子的在家學習,24.58%的家庭主要由父親負責,另有24.02%的家庭由父母一起負責,僅有1.68%的家庭由家庭教師負責。

  從學歷來看,實施在家上學家庭的家長多具有高學歷,其中75.42%的家長有著大專及以上學歷。從職業來看,選擇在家上學的家長63.13%的職業是企業職工、專業人員(如教師、醫生、技術員等)和自由職業。

  21世紀教育研究院調研發現,被調查實施在家上學的家庭收入主要集中在2萬元以下和5萬元以上高低兩端,其中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家庭最多,占56.73%。在時間投入上,多數家長認為父母不需要全職。

  晨報記者 王斌

8/10/2013

滯港難民控訴 「生活非人過」

滯港難民控訴 「生活非人過」
香港新聞組
8/08/2013
東方日報

一名滯港難民Ali 只能與女兒居於不足100平方呎的劏房,還可能隨時遭斷水斷電。

Video

https://www.facebook.com/homeschool1

作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的締約地香港,目前約有4000名透過酷刑聲請尋求庇護的「政治難民」。雖然政府每年動用約2億港幣為難民提供服務,但因聲請的審批過程動輒數年以上,有人留港十年,至今仍未取得裁決。

他們不能在港合法工作、子女不獲教育機會、生病亦不能得到適當治療,而每月所獲取約值2000多元的生活津貼,難以餬口。部分難民原為中產階層,坦言來港尋求庇護並非為錢,最後卻過著非人生活;亦有人被迫犯罪。一眾同病相憐的難民,昨日在關注團體VISION FIRST舉辦的記者會上大訴慘況。

留港十年,來自巴基斯坦的Ali和女兒住在一間不足100平方呎劏房。現時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每月向在港難民發放1200元租金津貼(兒童租金津貼減半),以及價值900元的食物(兒童為540元)。Ali嘆道:「這裡月租2200元,每月都因租金不足而斷水斷電。」

原為商人的Ali,2003年到港,在未取得合法居留權的情況下進退失據,除被禁止工作,如今已十歲的女兒,更從未踏進校園,「入境處不斷推,叫我在家自行教育女兒」

來自烏干達的Lilian,本是語言教育的學士,如今卻不能合法工作,自言尊嚴盡失,「為何要我們像乞丐般求助?明明我們能自給自足,為何不給我們工作的機會?」

滯港12年的Daniel,來自奈及利亞,患有高血壓,但公立醫院醫生只肯開處方止痛藥,病情日益嚴重。長期病患還有Raymond,患有背痛的他,每次求診亦只獲處方止痛藥。他又謂曾有患心臟病的難民朋友求醫,照樣只得止痛藥,「港府根本置難民生死於不顧」!

政府發言人表示,截至今年首七個月,入境處多年來共接獲1萬2634宗酷刑聲請,其中只有9宗個案確立。